臭虫 (异翅亚目昆虫)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20/2/19 17:38:00
-
臭虫 (异翅亚目昆虫) 编辑 讨论8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臭虫,又称壁虱、木虱、床虱、扁螂等。属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臭虫属,是半翅目昆虫中具有医学重要性的一个群类[1] 。为不完全变态昆虫 [2] 。体扁,腹部宽,卵圆形,红褐色,无单眼。触角4节。喙3节,藏于头下沟内。翅退化,仅保留前翅革片的残痕。跗节3节。吸食恒温动物的血液,夜出性,白天藏于缝隙中。 [3]
根据报道,全世界有臭虫74种,但绝大多数寄生于蝙蝠和鸟,与人类有关的种类较少。 [1] 我国有2种: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属世界性种;热带臭虫C. hemipterus分布于华南、台湾及热带地区。 [3]
臭虫长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可留下难闻的臭味,故名臭虫。 [2]
近10多年来,臭虫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重新出现。我国部分地区也日趋常见,有广泛发生的风险。大多数人被臭虫叮咬后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免疫反应症状。臭虫侵扰会引起焦虑和失眠。虽尚未有臭虫传播疾病的报道,但在臭虫体内检测到了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菌。 [4]
中文学名臭虫别 称木蚤、目虱、床虱、壁虱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目半翅目科臭虫科属臭虫属分布区域世界性分布英文名bedbug特 征以吸血为生
目录
1 形态特征
▪ 成虫
▪ 卵
▪ 若虫
2 生活史
▪ 卵
▪ 若虫
▪ 成虫
3 生态习性
▪ 吸血
▪ 耐饿
▪ 产卵
▪ 活动规律
▪ 栖息场所
▪ 季节消长
4 分布范围
5 调查方法
▪ 人工小时法
▪ 单位面积计数法
▪ 床板震动法
▪ 痕迹查看法
▪ 调查询问法
▪ 用犬检查臭虫
6 猖獗原因
7 扩散方式
8 危害方式
▪ 潜在的传播媒介
▪ 对经济影响
▪ 吸血骚扰
9 防治方法
▪ 防治原则
▪ 环境防治
▪ 物理防治
▪ 化学防治
▪ 特殊对象处理
10 相关故事
形态特征编辑
成虫
体扁,椭圆形,红棕色,体长4-5mm,宽约3mm,厚约0.5mm。雌虫稍大于雄虫。 [1]
卵
臭虫卵椭圆型,长约1mm,带卵帽,卵白色,卵壳有明显的网状花纹。常粘负于缝隙和粗糙表面上。 [1]
若虫
刚孵化和新蜕皮的若虫为淡褐色,以后变深,若虫形似成
臭虫
臭虫
虫,习性相近,唯虫体小,性未成熟和颜色较浅,能吸血,经5次蜕皮羽化为成虫。 [1]
温带臭虫、热带臭虫两种臭虫形态相近,其主要区别点在于前胸部形态:温带臭虫的前胸凹入较深,两侧角较宽;热带臭虫的前胸凹入较浅,两侧角较窄。 [1]
生活史编辑
臭虫为不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 [1]
卵
臭虫产出的卵借助于副腺分泌液,牢固地粘附于板缝、墙缝、床席的缝隙或糊墙纸的皱褶等栖息场所;初卵为乳白色,渐变黄色,5-6枚一堆,卵期受温度影响:35-37℃为5-6d;22-26℃为8-9d;16-19℃为21-22d;低于7℃不孵化。 [1]
若虫
若虫自卵冠孵出即吸血,每次吸血6-9min。其形似成虫,但体小,且无翅基,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若虫分5龄,每吸血一次蜕一次皮,平均每隔4-6d蜕皮1次,经5次蜕皮。若虫初为黄白色,随龄期增长个体渐大,色变深,后变为红棕色,约需20-30d发育为成虫。 [1]
成虫
若虫发育为成虫1-2d后即行交尾,雌虫交尾后3-4d后吸血产卵,
正在吸血的臭虫
正在吸血的臭虫
从卵到成虫的整个发育过程,在温度适宜条件下(35-37℃)约35d左右,一年可繁殖5-6代(寒冷地区约3-4代),成虫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1]
臭虫完成生活史主要由环境温度决定,不同温度下发育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1]
生态习性编辑
吸血
雌、雄虫成虫和若虫均吸血,吸血时间多在夜间。吸血时能分
臭虫吸血前后对比
臭虫吸血前后对比(2张)
泌一种碱性涎液,通过口器注入人体,防止血液凝固。此种涎液对人有刺激性,使叮刺部位红肿奇痒。若虫初孵出后,即能吸血,每次吸血需6-9min。臭虫很贪食,吸血量可以超过它体重的1-2倍,通常每隔24-48小时吸血1次。成虫每次吸血大约持续10-15min,吸血时,一般不爬在皮肤上,而是停在紧接皮肤的被褥、衣服或家具上。 [1]
耐饿
大家知道,虱子寄生于人体上,它不离开人体,随时吸血。而臭虫只有吸血时才接近人体,吃饱就离开。如果臭虫没有机会遇到人,它只好挨饿,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环境里,通常成虫能耐饿6-7个月,甚至可达1年以上;若虫也能耐饿2个多月。[1]
产卵
雌虫每日产卵2-8枚,一生产卵6-50次,产卵总数可达200-300枚,多可达500枚以上。卵产出后粘附于产卵处的物面上。[1]
活动规律
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但白天也能吸血。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而到处散布。 [1]
栖息场所
臭虫主要栖息在室内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被褥、草垫、床席等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臭虫栖息处常有许多棕褐色的粪迹。 [1]
季节消长
臭虫于夏季极其活跃,繁殖旺盛,其繁殖适温度一般为28-33℃,相对湿度为55%-60%。温带臭虫一般是从5月份开始活动,8月份多,10月以后较少出现,冬季则停止活动和产卵。 [1]
分布范围编辑
温带臭虫适应性较强,分布于全世界,而热带臭虫要求较高的温度,除热带地区外,繁殖不兴旺。我国温带臭虫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热带臭虫分布仅限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长江以南城市。 [1]
调查方法编辑
人工小时法
以每人在每点捕捉臭虫15min计,捕获臭虫数×4。单位为:只/人工小时。此法因个人捕捉臭虫速度不一样,故固定好调查人员便于前后比较。 [1]
单位面积计数法
选择一定数量的床铺、墙面等表面,以每平方米表面,所发现或捕获的臭虫数为密度。单位为:只/m2。
床板震动法
把床板移至干净平整的地面上,两人把床板抬高离地1m,然后猛然放下,连续震动多次,直到无臭虫掉落为止,计数震落的虫数即为密度,单位为只/床板。 [1]
痕迹查看法
查看宿舍、病房、旅馆房间的墙壁等处有无臭虫粪或血迹,以此判断有无臭虫。 [1]
调查询问法
深入到住宅、宿舍询问居住者,有无发现臭虫活动、叮咬,查看被叮咬部位以判断是否臭虫叮咬,从而判断有无臭虫。 [1]
用犬检查臭虫
过去,国内外广泛用训练有素的检查犬检查毒品、追踪逃犯
臭虫
臭虫
、寻找爆炸物等领域。如今,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已经使用检查犬对臭虫进行检查。虽然检查犬的检查结果主要受到犬的注意力、臭虫藏匿的位置、环境温度和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但由于犬的嗅觉范围远远超过视觉范围,因此,凭借犬灵敏的嗅觉进行检查可以弥补目视检查的不足。 [1]
研究证明在臭虫数量非常少的情况下(实验时只放1只臭虫),即使宿主尚未察觉到被臭虫叮咬或臭虫隐藏在肉眼难以看见的缝隙里,训练有素的检查犬都能检出,并能从德国小蠊、欧美散白蚁和佛罗里达弓背蚁中分辨出臭虫,阳性指示率为97.5%,假阳性率为0。训练有素的检查犬还能从死臭虫、蜕皮和排泄物中分辨出活臭虫和活虫卵,其阳性指示率为95%,臭虫排泄物假阳性率为3%。另外,检查犬的工作效率远高于专业检查人员,如常规检查一间标准客房,专业检查人员至少需要15min,而检查犬只需2-3min;检查250个座位的剧院,检查犬需要20min就能100%检查出藏匿的臭虫和虫卵。因此,检查犬在洗衣房、影剧院、会场、学校、办公楼等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寻找臭虫定位上比目视检查更实用、更高效。 [1]
猖獗原因编辑
专家们认为,臭虫之所以越来越猖獗,主要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一是人们频频出国旅游度假(以及经常搬家),臭虫特别容易随人员的活动而造成播散。 [1]
二是臭虫对常用杀虫剂产生抗药性,造成大量繁殖。 [1]
三是与购置使用旧家具和旧设备有关,臭虫通过旧家具和设备迁移扩散。 [1]
四是贫困地区臭虫的控制和根除尤为困难。在这些地区,人们往往舍不得将藏有臭虫的家具丢弃,也不舍得购买杀虫剂。[1]
五是蟑螂毒饵替代杀虫剂喷洒。六是公众对臭虫认识不足,以及有害生物防治人员缺乏经验,未能及时有效控制。 [1]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应引起我们从事有害生物防治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1]
扩散方式编辑
臭虫的扩散方式有两种: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主动扩散是臭虫通过爬行扩散到新的地点。其采用的通道之一是楼道。在高层公寓楼内进行的标记释放试验表明,臭虫可从一个公寓爬行到相邻(左侧、右侧、楼道对面及楼下)的公寓,14-15d后探测到的扩散率为0.0%-5.0%,臭虫在一个公寓内的不同房间之间也有频繁的活动。5龄若虫和成虫是热带臭虫的主要扩散者,饥饿的较不饥饿的活动更频繁;如果只观察到成虫和老熟若虫,说明该区域为新发生区,应尽早防治,防止其扩散。被动扩散是臭虫随被侵染的物品等扩散到新地点。例如务工人员因产业转移将臭虫随行李物品从广东省东莞市带到福建省宁德市。对美国190户遭受臭虫危害且相信知道臭虫来源的居民访问发现,57%的是从邻居传入,37%的是从旧家具、居民间访问或公共场所传入,说明两种扩散方式都常见。臭虫主动扩散的距离很短,仅为几米到几十米,长距离传播要靠被动扩散。臭虫在全球不同地区重新出现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臭虫种群随人类迁移长距离扩散到其他地区,从而导致其重现。 [4]
危害方式编辑
臭虫的蜕皮(幼虫)和繁殖(成虫)都需要以吸血为食。尽管从臭虫身上分离出包括乙肝病毒、抗生素抵抗的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但是还没有证据显示臭虫是一些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的载体,因此具有较小的医学重要性,臭虫叮咬令人讨厌它既可能是很小刺激,也可能是快速或迟发的免疫反应,甚至是严重的过敏症。精神健康也是公共健康的一部分,媒体报道了不计其数的与臭虫有关的精神健康问题。其中包括,臭虫作为社会心理学压力之一,会导致噩梦、失眠、焦虑、抑郁症、社会隔绝,甚至自杀等事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环境保护署认为臭虫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害虫,并且会在全美引起公共卫生问题。 [5]
潜在的传播媒介
尽管臭虫长期被疑为有传播40余种人类疾病的可能,但至今鲜有这种昆虫作为生物性或机械性传播媒介的证据。另外,虽然用实验方法可使臭虫感染多种病原,但至今尚未能证实在自然条件下臭虫能够传播疾病,也未见由臭虫叮咬造成感染的报道,看来需积累充分证据才能作出结论。 [1]
对经济影响
由于臭虫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影响不一,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同,尚没有统一准确计算的方法,无法估算臭虫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酒店服务业为例,由臭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通常包括增加洗涤的费用、更换家具与床上用品、房间彻底清洁与装修、负面媒体报道所造成的收入减少以及索赔、诉讼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1]
吸血骚扰
臭虫对人类普遍的危害是吸血骚扰。多数人被臭虫叮咬后瘙痒难忍,有
温带臭虫
温带臭虫
的红肿数日不退。另外,印度报道臭虫严重侵害后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以及还有报道认为臭虫粪便可能引起哮喘。我国经调查,室内家具染虫程度均以床铺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对臭虫有特效药物的应用,在我国臭虫的危害一度已被控制在极低水平。但是,近年来又有复燃的趋势,特别是监狱、看守所、民工宿舍等。 [1]
防治方法编辑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饱受臭虫侵害的地区很多,当时对臭虫的防治多行于民间。有组织地开展臭虫防治,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后期,尤其是1979年蟑螂臭虫科研防治学组成立后,在全国开展了以普查、普治为主的臭虫防治工作,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和丰富经验,并有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武汉和长沙等,许多城市先后跨入全国或省爱卫会命名的创建灭臭虫先进城区的行列。但是,由于臭虫即使全年不吸血也能生存,且繁殖速度惊人,能在任何地方隐匿,对常用杀虫剂又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连专业人员也感到棘手。美国一项在线调查表明:有58%的专业人员认为臭虫难控制,其次是蚂蚁(24%)和蜚蠊(14%),尚无一种根治的良方。 [1]
防治原则
总结我国过去灭臭虫的经验与做法,其防治原则:一是要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反复进行。二是要做到全面、细致、彻底。 [1]
环境防治
环境防治的目的是铲除孳生条件。大量的实践经验证实,对有臭虫侵害场所的治理,环境整治是尤为重要的。臭虫防治工作,不论在城市或乡村,要与当地卫生创建工作相结合。 [1]
臭虫
臭虫
在城市中,要对各种集体、民工宿舍开展以创建“清洁宿舍”的评比活动,做到勤晒被褥、勤洗澡换衣,做到床头、床底无杂物,寝室内无异味。 [1]
在农村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以炕、床、卧室清洁卫生、明亮通风的移风易俗的活动,可用油灰、石膏、水泥、封堵墙面、顶栅和各种坐、卧具的缝隙,预防臭虫的栖息和孳生。在环境防治中应重点关注的场所,一是在城市:要关注人群聚集的民工宿舍、建筑工地、中外资企业的集体宿舍;关注军营、医院、敬老院、看守所、遣送站、监狱等特殊单位;关注公共浴室、桑拿、足浴、影剧院、小旅馆等特殊行业;关注客轮、绿皮火车车厢、长途卧铺大巴等交通工具及候车、候船室的臭虫侵害。二是在农村:要关注贫困农户、孤寡老人的住宅和乡村人群聚集的学生宿舍、医院诊所、理发店等场所的臭虫防治。 [1]
物理防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基本消失的臭虫如今又一次“爆发”,因担心喷洒杀虫剂在床垫上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为此,美国杀虫剂管理行业在积极推动诸如高温、冷冻、蒸气等杀虫方法的研究,以期根除臭虫。 [1]
人工捕捉:敲击床架、床板、炕席、草垫等,将臭虫震下、处死,或用针、铁丝挑出缝隙中的臭虫,予以杀灭。 [1]
沸水浇烫:臭虫不耐高温,可用开水将虫卵和成虫全部烫死,对有臭虫孳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用装有沸水的水壶口对准缝隙,缓慢移动浇烫,务必使缝隙处达到高温,以烫死臭虫及其卵,对孳生有臭虫的衣服、蚊帐,可用开水浸泡。[1]
加热或冷冻处理:臭虫成虫、若虫和卵,在46℃条件下,仅需7min可全部杀死。将床等家具放在户外,冻死各虫期臭虫;-17.8℃2天;-6.7℃4-5天。 [1]
蒸汽喷灌:可用各种蒸汽发生器,借蒸汽压力使从喷头的小孔喷出,以烫杀缝隙内的臭虫和虫卵。 [1]
太阳曝晒: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可放到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1-4小时,并给予翻动,使臭虫因高温晒死或爬出而被杀死。 [1]
防止扩散:在有臭虫活动的居室,对行李、家具等物品的迁移(搬迁或买卖),务必严格检查,并作处理,以防止臭虫的带出、带入而造成扩散。 [1]
化学防治
一旦臭虫建立了种群,使用物理方法是很难达到清除的目的,此时需要使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并在处理前,应注意合理选择杀虫剂。喷施药剂时应着重对床缝、草席四周、账角、桌椅及墙的缝隙等臭虫隐匿场所进行喷洒,喷洒后关闭门窗,密闭3-4h效果则更好。 [1]
世卫组织推荐适合控制臭虫的杀虫剂有4类,18种。 [1]
近年来,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证明,存在的臭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类杀虫剂均有抗药性。澳大利亚对注册的杀虫剂进行了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臭虫的抗药性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磷<第四代拟除虫菊酯类(如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等)<氨基甲酸酯类<第三代拟除虫菊酯类(如氯菊酯等)<天然除虫菊酯。 [1]
由于有机磷类杀虫剂有难闻的气味、可使织物褪色等特性,限制了其使用的场所,因此,在考虑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时,建议添加增效剂,以提高杀虫效果。 [1]
另外,由于臭虫对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的抗药性,促使各国研究应用其他杀虫剂,尤其是与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在美国使用能有效杀灭抗药性臭虫的杀虫剂有:溴虫腈和硅藻土等。 [1]
我国研究推广应用的杀虫剂主要有:
灭臭虫药纸:该产品以有机磷为有效成分,再加上增效剂,由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效果可靠,使用方便。使用方法为,先把床上的被褥卷起,然后把药纸铺在床板上,再把被褥放回原处即可。如果墙壁上有臭虫时,好把药纸在床板与墙壁接触的地方向上折叠10cm,这样有利于臭虫来回爬行时接触药纸,提高杀虫效果。药纸的有效时间达260天。 [1]
特殊对象处理
在臭虫防治过程中,由于交通工具(尤其是航空器)以及床垫、衣物等有其特殊性,应予以重视,确保安全。
交通工具处理:国外已从国际航班和邮轮等交通工具中发现臭虫,而国内尚未在入境航空器中发现,但从入境的船舶中已有发现,且虫患程度严重,应引起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航空器中使用的杀虫剂只有氯菊酯和右旋苯醚菊酯,但对臭虫的灭效不佳。这就意味着对航空器的处理依赖于物理方法,包括真空吸取和蒸气处理。在美国和英国,已用热处理对整机进行处理,由于臭虫可能隐匿在航空器内的缝隙中,为达到效果,要求航空器内中心温度控制在52-56℃,时间为1-3.5h。对于虫患严重的船舶、列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使用硫酰氟进行熏蒸处理。 [1]
床垫和席梦思处理:以往常采用暴晒的方法对床垫和席梦思进行处理,
臭虫
臭虫
但澳大利亚等国家常采用无缝床垫或席梦思套的方法进行处理。这种床套采用坚固防水面料制作,套口采用防臭虫钻出的致密拉链,内有防叮咬的膜,这样既能防止臭虫叮咬,又能防止臭虫逃出,长时间使用也能将臭虫饿死(12个月以上)。国外已有此类商品供应。衣物和床上用品的处理:对衣物和床上用品的处理,通常不使用杀虫剂直接处理可能有臭虫孳生的衣服或床单、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而是使用物理方法。新研究表明:采用容量3.2kg的家庭用洗衣机“加温模式”,加热使水温至40℃时进行洗涤,虽能有效杀灭成虫和若虫,但对虫卵的杀灭率只有70%-80%;而采用60℃的热水进行洗涤,均能有效杀灭各生活期的臭虫。此外,也可使用冷冻法,研究表明,将各生活期的臭虫暴露在-17℃的冰柜中,全部杀灭只需2h;而将2.5kg松散的干衣物放入冰柜,从常温降至-17℃需要8h,即杀灭臭虫至少需要10h,物品越多,所需时间就越长。因此,对衣物和床上用品进行处理时,要注意物品的耐温情况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和持续时间。 [1]
相关故事编辑
日本人在日语中称臭虫为“南京虫”,对此,我们感到着实冤枉,因为臭虫既不是南京独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只是表明日本人从中国不仅带回去先进文化资源,同时把臭虫也带回去了。 [1]
越战中臭虫成了轰炸机的导航器。在越南战争期间,臭虫也被派上了战场。1972年春,美国发动了“后卫”一号战役。北越通过隐蔽的“胡志明小道”给南方的战友送弹药,通常担心美国飞机的空袭,因美军用飞机把许多身背超微型无线电发射器的“臭虫侦察兵”“空降”到丛林中,当臭虫嗅着汗味爬到越军官兵身上吸血时,背上的发射器发出信号,美军的轰炸机就按着臭虫发出的信号进行轰炸。 [1]